你说,当老师勤快点好,还是懒点好?
也许有人会想当然地说,当然是勤快好啊,懒了,不是给孩子做坏榜样么。
不过,有人却说,一名优秀教师要具备三会:会偷懒、会装傻、会“踢球”,要用心做一个“懒”老师。
很奇怪吧,其实,老师懒点,让学生勤快点,发挥学生成长的积极性,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今天,小编就跟各位老师聊一聊,怎么做个优秀的“懒老师”呢?
【1】抓大放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当班主任很累。但是有经验的班主任告诉我们,适当“懒”一下,当一名“懒老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的管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刚入职不久的管老师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常感到忐忑不安。于是多次向老前辈、老教师请教,然而从别人那里收获的经验也是各不相同。在开学的一段时间里,逐渐地将借鉴来的经验应用到她自己的实践管理中,可总是不顺手。
班上有一个“难搞”的S同学,他经常迟到、上课讲话、违反班规。“每次我真诚地与他交流,可他只是敷衍地答应‘改正’,却依旧我行我素。真不知道他还要和我作对到何时?”开学两周后的班干部选举,S又给管老师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在竞选班委这件事上,管老师采用了相对开放的态度。将所有的班委职务写在黑板上,有意竞选的学生可以上台填上自己的名字并发表竞选演说。出乎意料的是,S同学想当班主任。让管老师惊讶不已,想起前辈的提醒“不要与学生起冲突,尽量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他们”。管老师答应让S同学试试班主任这个职位两周,自己退却副班主任的位置。
S变了,他不再调皮捣蛋,而是开始认真地管理起班级来,也不再迟到、被扣分,有几次学校召集班主任开会,S也列席参加了会议。他逐渐懂得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两周后,交出了“班主任”头衔。此后,他再没有与老师作对过。
【2】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我展示
学生最终都将走向社会,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外,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能力。一个太勤快的教师,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长此以往,无论是学习还是管理,只能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学会放一放,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放的那段时间里,我们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可别忘了,生活是一本活书,里面充满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而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假如你是班主任,遇上了一个每天上学都会迟到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吴老师以亲身经验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两年前,吴老师的班上就有一个每天上学都迟到的学生,写说明书、检讨书、谈话,结果是什么?全是无用功。受前辈的提点,吴老师开始明白,平日里老师们遇到教育难题再正常不过了,何不把一个个微观的教育难题当成科研课题来研究呢?于是,吴老师将“迟到的女孩”列为对象,着手进行研究。这期间,通过家访吴老师了解到,父母离异后,她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工作忙,无暇顾及她的生活。照顾自己、收拾家务,都落在了小小的她身上。
于是,当她又一次迟到时,不再找她谈话,而是让她直接进班上课,并告诉她“老师相信,你的迟到一定是有原因的”。
奇怪的是,她迟到的次数在逐渐减少,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努力。有一天,吴老师对她说,“早晨早些来校,帮着老师照看一下早读课的纪律,好吗?”她欣然同意。果然第二天,她兑现了诺言,早早来到学校,她的认真,把班级“照顾”得井井有条。从此,吴老师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时间,可以读读书。
教师想要成长,必须学会遇事多动脑,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是教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学习与生活的人。学生永远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我想,只要把握好了这一点,用心的“懒”教师必将是享受最多幸福的人!
【3】想“懒”要先“勤”
教师的“懒”要懒在表面上,“勤”要勤在点子上。“懒”是放手让学生大胆行动,“勤”是耐心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催化剂。所以,“懒”和“勤”在于能否恰当运用,该勤的时候必须勤,该懒的时候必须懒。
孙老师的“懒”秘诀之一,就是想“懒”要先“勤”。
想“懒”要先“勤”。开学之初,孙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凡事先让他们形成规矩。主抓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坐姿、排队、书本的摆放、课桌的整理等都逐一纠正。制定好卫生分工安排表,孙老师亲自示范,从怎样拿扫把,怎样把垃圾扫成一堆,怎样扫进簸箕教起。还把教室划分成几大块,告诉学生要按照规定的路线清扫教室。几个学生分工合作后,很快就把教室的地面清扫干净。除了扫地,值日生工作中还有擦黑板、擦讲台、摆桌椅等工作,也都一一给学生示范。慢慢地,学生可以出色地完成卫生工作。这样由“扶”到“放”的转变,让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4】更多地让孩子主动参与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速度,有时教师的鼓励能够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但当教师的帮助超过了孩子本身的能力,那么孩子的内心便会充满畏惧。
如果教师不那么勤快,尝试做一名“懒”教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孩子的内容表达不是很清晰,但孩子会通过经常性地参与而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做一名“懒”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嘴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任,而更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及时记录孩子的行为,及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发展之路。
想“懒”还要“教”。蜜蜂王国里的分工有20几种,受此启发,孙老师在班级实行“多工种”分工制度。班级有20多个班干部,将他们的劳动任务一一列出,并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谁付出的劳动量大,谁得到的分数就多。每个班干部自主选择岗位,要想去一些“热门岗位”,就要多付出,让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后,班上共确定岗位53个,做到人人有事做。并把值日表张贴上墙,大家在班级内管理区域分片,职责分块,每天就自己的任务填表格汇报,学生们职责明确,个个干劲十足。而此时,只需在一旁对他们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即可,顿时轻松许多。
想“懒”要有“法”。如何实现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比如,发现许多班的学生在做操时都不够认真,而自己班的学生却做得都很带劲。窍门在于,采取了分数奖励制度。虽然这一方法,创新不足,但是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卫生常规检查时,按照规定,没有被学校扣分的小组将得到双倍积分……
这些办法虽“懒”,却让学生们从被动劳动变为主动劳动,人人争当“小蜜蜂”。
作为教师。方法总比困难多,“懒”是一种方法,但是“放手”不代表权威和公信力不重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走心”是重中之重,否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河南省中专学校联合招生网(www.hnszzxx.com) 转载
河南省中专学校排名-郑州市中专学校排名-河南省中专学校联合招生网-河南省中专学校-郑州市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