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进外国教习和教会幼稚师范主导时期(清末一20世纪20年代初)
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工厂制度孕育了现代意义的幼儿教育制度。但中国郑州中专学校蒙养院制度的产生不是“内发”的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清政府“新政”中效法西方进行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超前输入的“舶来晶”意味。这样,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的公共幼儿教育走的是一条区别于西方国家的“自上而下”“自洋而中”的发展道路,从而在许多方面还准备不足。其中,师资就是当时极为困难的问题之一。
(一)引进外国教习,开办第一批民族幼教机构
1903年9月,由张之洞擘画、端方督办的中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阅马场成立。首先遇到的就是师资问题,于是,聘请了户野美知慧等三名日本保姆前来经办。户野美知慧毕业于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留校任教,来华后被聘为湖北幼稚园园长,主持园务工作,拟订《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随着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蒙养院制度的确定,国人自办的幼儿教育机构陆续增加。但在最初几年,由于女禁未开,保姆人才缺乏,引进日本教习培训师资或由其自接充任蒙养院保姆成为当时解决幼教师资问题的重要形式。1905年,天津严氏女塾附设保姆讲习所,聘请日本保姆大野铃子任教,培养学员二十余人。同一年,湖南蒙养院创办,亦聘请日本教习春山雪子、左藤操子为保姆。除此之外,清末办理的其他知名幼教机构,如京师第一蒙养院(1904年)、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1904年)、福州幼稚园(1907年)等或引进日本教习或派员去日本学成回任,从而促进了当时中国第一批幼教机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