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理科教育直接影响就业,加上“重理轻文”观念影响,高中文理科班级差距较大。《中国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调查了北、上、广部分高中,样本显示,学校开设文理科的比例约为1:3.2,有的甚至达到1:4.5。
这样的文理开设差距还不足以显示文理科生的差距,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中,大部分文科专业的录取生中都包含着大量的调剂生,而这些调剂生在一些学校比例甚至接近一半。如历史、教育、哲学等专业,甚至在开学初会出现班级大多数人都是调剂的情况。
我们的理科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但高等教育与国外差距就显现了,这暴露出我们理科教育基础夯实、创新不足的问题,也是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的问题。
重文源建国初期 冷门就业收入高
建国初期,新中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的时期,急需恢复生产和经济。因此在1952年,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力发展重工业,与之配套的就是大力发展理科。这就在全国种下了重理偏文的种子。
而在就业方面,郑州中专学校美术专业不仅就业面广、就业率高,就连一些冷门专业的工资水平都要高出文科生不少。比如排水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矿物资源工程这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在就业率上一直稳居前三。
一位在杭州工作的计算机工程师小黄,前几天向领导正式提出了辞职,原因竟然是想看一场演唱会。在面对司令采访时他说道:“我现在每个月一万二,但是工作太累了。我出去玩一个月,然后随时都能找到工作,月薪在一万五左右。”小黄告诉我们,现在AI人才、计算机人才全国都在抢占,只要你技术过关什么样的工作都找得到。
的确,工作的薪资水平往往和职位的可替代性相关。像软件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等专业性强的职业可替代性非常低,因此郑州中专学校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而相比之下文科生工作的可替代性就很高,所以只能拿到几千元的较低的工资。